<
    林三春红着脸,赶紧垂着头道:“叫五殿下看笑话了,我是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朔哥哥,有些失态了......”

    东方承朗并没有接她的话,看着东方承朔道:“我看堂兄一时半会没空搭理我,干脆我好人做到底,给堂兄半天时间以解相思之苦,等晚上我们再聚。”

    东方承朔道:“不必,先进去......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就有婢女出来传话:“王妃听说五殿下回京了,请殿下进去聚一聚,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这王妃就是林二春口中的顾太妃顾明玉,王妃的称呼是依照她的夫婿、武德帝的嫡兄的王爷身份而论的,这时候东方承朔并未承袭他父亲的王爷爵位,只靠自己的战功被封侯,等到日后东方承朔封王了,顾明玉才改成了太妃的称呼。

    东方承朗目光幽了幽,狐狸毛的袖边遮住了他紧握着的拳头,语气里却并未有丝毫表露,只道:“去回姨母,就说我这一去耗了一个月的时间,先去跟父皇回话。等收拾妥当了再回来陪姨母说话。”

    挥了挥手,让人将这一路上采买的土仪带了过来,特意交代了句:“这次路过青州府,想着姨母很久没有回乡了,特意带了不少当地的玩意儿,劳烦堂兄替我带进去吧。”

    东方承朔点点头,也不再留他,目送他的车驾走了,才回过神来,看到林三春,他沉声道:“先进去吧。”

    出来传话的婢女很有眼色,进了侯府之后,就已经先去跟顾明玉回话去了。

    府中,林三春没心思看这侯府的景致,见东方承朔神色淡淡,先前她好不容易才换来的他的亲近消失殆尽了,不由得后悔起来,就不该先去荆州找卓家的,当时吃了那虎狼之药后她就懵了,满脑子都是解药,要是冷静下来,好好的陪着东方承朔就好了,也能将他安抚好,再让他去找卓家要药,不怕他们不给。

    可这会事已至此。她犹豫的探问:“朔哥哥,我过来找你,是不是给你添?烦了?”

    东方承朔简短的道:“不会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小声解释道:“我们原本定好的腊月成婚,可我回去的时候,听说你已经离开江南了,你又什么都忘记了,我很担心你,所以就寻来了,看见你没事我就放心了......”

    东方承朔沉默了一会,道:“春晓,我那时是受形势所迫,所以还没有来得及跟你说一声就离开了,本打算开年之后去江南的,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松了一口气,东方承朔这么说,之后的就好办了,于是,笑道:“朔哥哥我不是来找你要交代的,你是什么样的人,我还不清楚么?我就想看看你是不是好好的,现在见你安然无恙站在我面前,我既放心,又有些失落,还为你骄傲,以后朔哥哥就不是我一个人的朔哥哥了,又是那个为了百姓的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两人正说着话,迎面就碰见王妃在一个嬷嬷的陪同下过来了,顾氏生的娇美,刚刚四旬年纪,因保养得宜,看起来不过三十岁上下,不过,她一身素衣,加上手上捻动着的佛珠,倒让她多了几分温和,少了几分艳丽。

    见到林三春,顾氏满脸都是笑意,语气亦是十分温柔:“你就是救了阿朔的林姑娘吧?要是事先不知道林姑娘的来历,我还以为是哪家的世家千金呢。”

    顾氏身后的嬷嬷陪笑道:“王妃,老奴早就听说江南的水土养人,见到林姑娘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上一世的时候,林三春若是初进府听见顾氏这话,肯定是高兴的,还只当顾氏真心和善呢,可经过了卓家的浸染之后,又偷听到了东方承朗跟一个女人的对话,知道了顾氏的一件陈年旧事,她就半点也没有林二春对顾氏的忌惮了。

    这会儿,林三春面上带着得体的笑容,心里却将顾氏主仆骂的半死,一上来就瞧不起她的身份,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色,好歹她也是出身良籍,且名声斐然。

    而顾氏不过是个水匪出身,还被她抓住了个把柄,她哪里用得着怕?

    “王妃过奖了,春晓不过是一个村女,哪里能够跟世家千金比呢,王妃这话要是让外人听见了,那真是羞死春晓了。”

    心中轻蔑的一笑,面上乖巧的道:“又冲那老嬷嬷道:“这位嬷嬷,江南的水土是养人,春晓得你这句夸,也是沾了水土的光了,比不得那些穷山恶水之地养出来的美人,那才是天生丽质。”

    顾氏毕竟是她的未来婆婆,只要她不把自己逼急了,那她也会留几分颜面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老婆子又算什么东西?也值得她给脸?

    顾氏和气的笑了笑,亲切的牵过林三春的手,轻轻的拍了拍,道:“林姑娘救了我家阿朔,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,本打算等过完年就让阿朔亲自登门去拜谢的,不想林姑娘寻来了,我也提前见到恩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林姑娘。你是不知道我这当娘的心啊,这大半年我就日夜念经求佛的希望阿朔没事,当时我就想,要是阿朔能够度过此劫,我愿意去折寿,有人能帮阿朔一把,我就给恩人立长生牌位,天天烧香磕头。果然是心诚则灵,阿朔真的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动情处,顾氏拿帕子沾了沾眼角,道:“让林姑娘看笑话了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,果然就听顾氏就道:“后来知道是林姑娘救了他,我已经让人给姑娘做了长生牌位,这几天就该送来了,日后我定天天磕头烧香,当姑娘是活菩萨,就求保佑姑娘一辈子福寿双全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心里轰的一下,哪有婆婆给媳妇做长生牌位还磕头的?这不是反过来了么,不必顾氏真的磕头,她只要做做这样子,那传出去她还能进门吗?这成什么了!礼法、礼法!

    她看向东方承朔,难道顾氏不知道她跟东方承朔有婚约,才这么大的手笔?

    第159婆媳,林三春的豪门之路

    顾氏自然是知道的,从东方承朔回来之后,她就拉着他都细细的问了一遍。

    婚姻大事,东方承朔也不可能骗她。

    林三春对他有救命之恩,有照顾之情,大半年相处下来,他也能够感受到林三春对他的依赖和恋慕,他在失忆期间也数次被她的真情所打动,不然,也不会亲口答应了跟她的婚约。

    就算是失忆和寄人篱下,东方承朔也清楚的知道,只要他不想,就没有人能够逼迫得了他。

    他向来在男女之事上就十分冷淡,而林三春是头一个走近他,并且让他动了娶妻念头的女人。虽然,后来让东方承朔发现了她有欺骗和隐瞒,但是那些愤怒和不满,都在林三春被人强行喂药时的见死不救中所产生的亏欠所覆盖了,心中升起的抗拒和排斥都被他强行压下。

    东方承朔跟顾氏也将和林三春的事情说了个大概,只隐瞒了林三春吃下虎狼之药的事情。

    他是真的打算娶林三春的,这些迎娶之事,也得顾氏出面来操持。

    当时顾氏在听东方承朔说话的时候,并没有应下,也没有反驳。东方承朔就只当她是答应了,哪知道现在她突然来了这么一出。

    在林三春幽怨的看过来的时候,东方承朔也是有些意外的,他看向顾氏:“母亲,春晓是晚辈,怎么能够让您给她立长生牌位。”

    顾氏给了他一个温柔的眼神,眼睑上尤有泪痕,叹道:“朔儿,只要你平安回来,娘做什么都是愿意的,别说是天天对着牌位磕头了,就是折我的寿我也是愿意的。”

    东方承朔就不知道怎么接话了。

    他自幼丧父,从少年时起就跟着叔父进了兵营,不仅很少陪伴母亲,还让她总是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的安危,已经十分不孝了。是以,他是不愿意因为这些小事而违逆冲撞母亲的,在他看来说清楚了也就行了,母亲和春晓又都不是不讲道理的。

    林三春明白了东方承朔的态度,心中大石落地,只要东方承朔稳住了,顾氏也就不足为惧了。

    她才不会像当初的林二春那么傻呢,明明还对东方承朔有救命之恩。又跟他定了婚约,处处都沾着理,可最终却落得让顾氏对她只有不满,甚至都懒得掩饰这种不满,当年顾氏当着她这个小姨子的面,都能够批评林二春呢!

    当年东方承朔带着林二春回京的时候,林三春还待在绿水湾,自然不知道林二春当年的处境,不过,她却很清楚林二春的脾气,那可不是个能忍、能受气的主,就算是对长辈,她勉强忍了,可那不高兴都会挂在脸上,一旦脾气来了,还可能说爆发就爆发。

    她曾经认为林二春因为脾气不好而惹怒顾氏,被厌弃是很正常的,现在见到顾氏之后,她深觉得这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,这样的林二春跟这样的顾氏,的确是很容易产生矛盾。

    而林二春的强硬,跟柔弱的顾氏一对比,大家肯定是更愿意相信弱者,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,没见当初顾氏跟林二春婆媳关系不好,大家指责的都是林二春么!

    可,男人嘛,可以休妻再娶,而母亲却只有一个,没有一个男人愿意看见自己的妻子对母亲不尊重的。

    林三春对这一点看得是十分透彻,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王妃和王妃的媳妇,她已经揣摩了大半年了,她自然不会走林二春的老路,也不会让东方承朔夹在中间两头受气。

    顾氏会的,她也会!

    她赶紧冲顾氏道:“王妃,春晓是晚辈哪里能够当得起,我救朔哥哥也不是冲着回报来的,您这样真是折煞我了!

    我能够遇见朔哥哥、救了他,看着他现在健健康康站在我面前,就是我最大的福气了。王妃。您的一片慈母心肠,春晓虽然不能感同身受,却也能够了解一二。”

    她深情款款的看着东方承朔,“当初朔哥哥浑身都是伤,大夫都说能不能醒来也只能听天由命了,他昏迷了近一个月,后来人虽然醒来了,但是三个月都不能下床。我也是那样煎熬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说完眼圈也红了,眼泪在眼圈里打转,随后又破涕为笑了:“谢天谢地,他总算是挺过来了。朔哥哥......”

    东方承朔在两个同样深爱他的女人激动的泪目之下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    顾氏先收回视线,垂下头,拍了拍林三春的手,亲自拉着她朝前走,道:“好了,咱们先别哭了,要是不知情的人见了林姑娘这梨花带雨的样子,还当是我欺负救命恩人了呢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抹着泪道:“王妃,不好意思,是我太失礼了。”

    顾氏笑道:“你不知道京城的规矩,也是情有可原,先进去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京城的规矩,什么规矩?这不就是处处嘲笑自己的出身,嘲笑自己不矜持么,可这时候她能矜持么,再矜持含蓄下去,就被顾氏给带着走了。

    林三春觉得自己有绷不住的趋势,其实她自己哪里又是个能够受气的主呢?

    偏偏那嬷嬷还在一边打趣道:“老奴听说江南女子是水做得,原本还不信呢,现在见了林姑娘可就真的相信了。我们王妃对侯爷那是一腔慈母心肠。想起那些日子免不得落泪,就是老奴想起来都心里发酸,心疼王妃呢。

    林姑娘跟我们侯爷才认识了大半年,算算侯爷昏迷不醒和不能下床走动的日子,这才几个月,竟然也能跟王妃二十多年的慈母心一样感同身受,眼泪比我们王妃还多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闻言,心头火当时就噼啪一声。这一世除了疯了一样大变的林二春给过她两次气受,她哪里还受过这样的委屈!也幸亏她上一世练出来的隐忍力,和这一世多年修炼的伪装技巧,并未有丝毫表露,只泪汪汪的侧头看向东方承朔。

    顾氏见状,笑骂了这嬷嬷一声:“姑娘家总是脸皮薄的,石嬷嬷,你就别打趣她了。万一朔儿的这救命恩人才刚来就被你给吓跑了,我拿你是问。”

    石嬷嬷告罪道:“老奴也就是凑个趣,想着林姑娘人都千里迢迢的过来了,现在天寒地冻的,就是想回去路上也不好走,再者还有风雪帮着王妃留客呢,吃准了她不会走,才大着胆子逗王妃笑一笑。林姑娘,好姑娘,你菩萨心肠,别跟老奴一般见识,别生气,真要走了,老奴就罪过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还拢着手往自己嘴上轻轻的“啪啪啪”打了几个清脆的嘴巴子。

    顾氏也不拦着她。只道:“你这张嘴,就是会卖巧,该罚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心里憋屈的要死。

    要是她大度的原谅了,岂不是承认了这婆子说的话,别看这老货说得轻飘飘的,可分明就是指责她脸皮厚,肯定是赖着东方承朔不会走了!她心中咒骂连连,要说脸皮厚,谁能比得过顾氏呢!真是贼喊捉贼。

    要是她不原谅,人家都自打嘴巴了,还是打着哄顾氏开心的幌子,而顾氏也似真似假的训斥了几句,她还追究的话,就有些咄咄逼人了。

    没见东方承朔都没有说话嘛!

    这还真是林三春误会了东方承朔了,女人之间的闲聊,他一项都是不参与的,他这会虽然跟着她们往前走,但是心思早就飘远了,他在想东方承朗,想顾凌波含含糊糊的暗示,想眼下被瓜分了的势力和损失......

    这些都比女人们的闲聊要重要得多了。

    在青州的时候,顾凌波含糊的向他透露了一些事情,让他询问母亲,他并没有问。但是以前的种种怀疑,再加上这几日的试探下来,他心里其实是相信了的,这样的话,他就得改一改之前的打算了。

    今天见到东方承朗,他也是路过青州,而且他跟顾凌波的关系比跟自己要好,这些东方承朗从不瞒他的,那他是不是也从顾凌波口中知道了那件事?

    如果他知道了,别说再如以前一样信任自己了,以东方承朔对他的了解,他肯定会恨母亲,作为人子他也很为难......那他跟东方承朗也别想再回到从前的关系了。

    林三春没有从东方承朗这里得到任何帮助,就只能自救了。

    她泫然欲泣的看着这老婆子,扬高了声音道:“我自然不会怪嬷嬷了,要怪就怪我的确有失礼数,五殿下带我来京城,我就应该拒绝的。”

    见东方承朗看过来了,注意到她了,她继续道:“嬷嬷这么说我,我但凡有些心气和自尊就该赌一口气离开,那点子风雪又算什么,真要走,什么也留不住。还免得旁人说我不知廉耻的追着朔哥哥到京城来了,还死赖着不走,不懂京城的规矩。

    天寒地冻也难买来姑娘家的颜面和自尊,我虽然出身低微,但是这个道理还是懂的,我原本只打算见到朔哥哥安然无恙就离开的,可当时五殿下的车驾就停在门口,那么多人都瞧见了,王妃待我又好,我要是这么走了,指不定会让人看笑话,也会让朔哥哥和王妃面上无光......。”

    顾氏赶紧道:“林姑娘,你看你说的,谁敢要你走,我先将她打出去。”

    林三春心中冷笑,只看着石嬷嬷。哽咽着道:“嬷嬷,等天?了,我就离开,保证不落人口实,不叫人看见。”冲顾氏施了一礼,道:“王妃,我不懂规矩,给你添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石嬷嬷见东方承朔看过来,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

    东方承朔又看林三春:“春晓?”

    林三春摇头,大度的道:“没事,朔哥哥,可能是江南跟这边说话的习惯和规矩不一样,我误会了,嬷嬷跟我闹着玩的。”

    她这么说,东方承朔便也不多问了。

    顾氏道:“石嬷嬷,你这张嘴。再乱说话真将你打出去了!自己去领罚去吧!”

    说完,安抚的拉着林三春往前走:“这婆子跟了我多年了,我是看在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,也从不跟她计较......”

    等安顿了林三春,将东方承朔也打发走了,顾氏靠在贵妃榻上小憩。

    石嬷嬷??的站在她身后给她捏背。

    顾氏闭着眼睛问道:“石嬷嬷,这个林春晓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石嬷嬷斟酌着道:“看着不像是个好打发的。”

    顾氏舒服得叹了一声,道:“先前也是我低估她了。原以为就是乡野出身的一个村姑,就算近来有些才名传出来也就是别人夸起来的,跟那个老太婆的名声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顾氏口中的老太婆是当今皇太后,就是做出牛皮糖的那位,一样是出身低,却因为有个好儿子,现在成了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。